铁西最突出印象的有一个厂子,就是北二路和保工街路口的那个大楼,楼上有一个旋转餐厅样子的东西,下面还有一个雕塑,感觉是“盘古开天”,那个雕塑具体到底是个啥。这个地方就是“沈阳蓄电池厂”,今天就来说说这儿。
曾经是中国境内首个铅酸蓄电池厂
沈阳蓄电池厂的前身,是伪“满洲汤浅电池株式会社”,建立于1939年7月,当时的厂址是在现在沈阳市和平区,当时位于日伪“宇治街16号“。1940年,在铁西区励工街三段204号筹建蓄电池工厂。1941年,工厂完工,当时厂房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。设备初具规模之后,又从天津招来20名徒工,投入生产。1942年生产规模再次扩大。1944年,又建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铸造、涂填和化成。每月产能达到500-600只蓄电池,主要供应于汽车用、战车用、火车用、电气车用、摩托车用、电话用、无线电信等30多种蓄电池,这些蓄电池的使用者,绝大多数都是日本侵略军。
1945年8月,抗战胜利,苏联红军进驻沈阳,同时进驻伪“满洲汤浅电池株式会社”,1946年,苏军撤走时,将工厂大多数定型模具、大型直流发电机以及库存材料运走。
1946年2月,国民党进驻沈阳,同时接管工厂。1946年3月13日正式完成了交接手续,并将工厂定名为“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汽车修造总厂第三分厂”。1946年5月1日,改归国民党军队后方勤务总司令部,更名为“第十六汽车修理厂第三分厂”。1946年10月1日,改称“第三修造所”。1947年3月,改称“联勤总部第三汽车机件制造厂电池工厂”。同年7月,又改名为“联勤总部503汽车电池厂”。工厂于1946年6月开始恢复生产,当时的产能是月产261只蓄电池,以汽车用蓄电池为主。其产品除供应当时的国民党驻军外,还用飞机运往南京、上海、北京等地。
1948年,沈阳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包围之中,国民党决定将503汽车厂及所属分厂南迁至广州,同年10月末,在炮声隆隆中,国民党的飞机将生产模具和设备运到机场,计划分25架次进行装运,但运飞了7架之后,机场即被我人民解放军占领,第8架飞机未能起飞。1948年11月,沈阳解放。
1961年曾出口十万套设备到古巴
沈阳1948年解放后的第四天,即1948年11月5日,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工部接收了“503汽车总厂”,并更名为“军工部汽车总厂”,电池厂仍隶属于汽车总厂。在一片破败之中,工人们积极恢复生产,到1949年5月,共生产出汽车用蓄电池1483只。
1949年6月,汽车总厂改归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机械管理局领导,当时产能月产达到500-600只蓄电池。1949年7月,又改归东北重工业部电业管理总局电器工业局领导,并同时将当时的安东(丹东)干电池厂、哈尔滨电池厂、大连光华电器厂橡胶车间、沈阳汽车总厂硬橡胶车间的人员和设备并入电池厂,并将厂名改为“东北电工局电池厂”。至此,电池厂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配套齐全的企业。1949年12月,全厂职工达305人。
1950年1月,工厂改名为“东北电工局电工八厂”,1952年工业产值达到414万元,比1949年增长10.8倍,产量比1949年增长8.4倍,利润达到89万元。1953年1月,工厂改名为“沈阳电池厂”,隶属于国家一机部。1956年改名为“沈阳蓄电池厂”,隶属国家电机制造工业部电材局。
1957年10月,在全国蓄电池专家会议上,通过了沈阳蓄电池厂提出的“起动用蓄电池暂定统一标准条件”,进而作为全国蓄电池行业的暂定标准。1957年,工厂产值比1952年增长了183.8%,产量增加了216%,利润增长了136.3%。
1958年6月,工厂被划归地方,归属沈阳市电器工业局领导。经过大跃进运动,工厂产能受到了影响。但即便这样,1961年,工厂还是接手了国家出口十万套蓄电池生产设备到古巴的任务。要知道,那时候可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,这个时候还能坚持出口生产,可见蓄电池厂的生产工艺和能力。此后,经过十年动乱,工厂的产能下降到不到1957年的一半,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。
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工厂又焕发了青春。在1980年,工厂起动用蓄电池参加全国铅酸蓄电池行业质量评比,在全国19个重点厂家中,被评为唯一的一等品。1982年,工厂转为厂长负责制。到了1987年,全厂产值达到5710万元,产量达到43.9万千伏安时,销售收入5581万元,出口创汇206万美元,全国同行业评比中,11个单品获得一等品,各种省优部优不计其数。沈阳蓄电池厂当选为全国蓄电池行业理长单位。
1992年,沈阳蓄电池厂与日本松下株式会社合资创办了“沈阳松下蓄电池公司”,这个企业在此后多年成为沈阳市的“明星企业”。1996年,沈阳蓄电池厂进行了整体转制,组建成立了“沈阳东北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”,到2002年底,企业产值达两个亿,销售收入一万五千万元。
现在的北二路保工街路口,不知道那个大雕塑还在不在了?但现在工厂应该是已经迁走了,地图上那里已经成了各种物业小区,铁西区现在真的有点儿认不出来原来的样子了。在这个路口,二十年前小旮路过的时候,印象最深的,居然是那个“笃工派出所”。所以小旮一直一直认为蓄电池厂是在笃工街的,但是后来才发现,原来笃工街离北二路保工街这里还挺老远呢。所以,现在每次去铁西都有点儿穿越之感,感觉之前去过的那个铁西好像只能在梦里。
铁西那些年,经过东搬西建,建设大路以北的这些厂区现在已经很少了,大片大片的小区和居民区建设起来,但是,你是否还能记得,当年那个在行业内制定规范,并在全国执蓄电池行业牛耳的那个企业呢?那个盘古开天似的雕塑是否还在,烦请评论里告诉小旮。
因为那一年的铁西,虽然稍显陈旧,但是那些工厂还都在,工人叔叔阿姨们也还都在,那些工厂进进出出拉货的大汽车们也都在,虽然那个时代,现在看起来,落后破败,但是那个时候保工街路口温暖的阳光,此生难忘。
联系人:薛先生
电话:15811533566
邮箱:308943160@qq.com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东大街3659号